Education/Countries/Taiwan/Work With University in 2nd Semester of 2016 Academic Year

From Outreach Wiki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摘要資訊
  • 2016學年第二學期(2017年2月1日至7月31日),台灣的維基社群總共和4個大學的班級合作進行教育專案。共有116名學生參與,擴充了89個頁面(44個新增頁面)。
  • 台灣目前尚無教育專案的整體推廣計畫以及組織,主要的推廣工作由以下幾個單位推動: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台大維基社、個人志工。
  • 目前執行最好的部分,課程頁面的設計有助專案進行、產出條目的品質維持良好、授課老師給與專案良好評價。
  • 最需要加強的部分,就是台灣分會的組織功能。我們的首要工作可能是建立SOP和訓練教材,以培養更多的能協助專案工作的志工;還有加強跟學生的聯繫,提高他們的帳號在課程結束後的存活比率。

台灣的維基百科社群與大學的合作,目前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暑假,維基人與台大學生社團合作,舉辦校園導覽結合維基百科編輯的營隊[1]。2012年在台大開設以維基百科編輯為主要目標的課程,2014年政大世界民族誌課程第一次與台灣分會合作,以編輯維基百科條目做為學生作業,成為每個學年的第二學期成為固定課程形式[2]

依照台灣的學校行事曆,每一個學年度始於該年的8月1日,結束於次年的7月31日。(例如2016學年是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分為兩個學期,第一學期為該年8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第二學期為次年2月1日至7月31日。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中會有為期4週左右的寒假,以區隔同學年的兩個學期;6月底至9月中有10週左右的暑假,區隔不同的學年。這篇文章將介紹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即2017年2月1日至7月31日(其中2月16日至6月28日之間為上課日,但各校可能有1週左右的差異),台灣的維基媒體運動與大學結合的情況。選擇寫下這個學期的故事原因是,2016年因為台大維基社成立和慈濟大學維基志工的努力,台灣的維基媒體運動在大學校園合作的專案數量有大幅的成長。我們認為這6個月的故事,很可能影響了接下來數年內,台灣維基媒體教育專案的方向。

我將介紹三個學校的發展情況:國立臺灣大學(台大)、國立政治大學(政大)、慈濟大學(慈大);另外,中山醫學大學(中山醫)在年初原本也有推廣計畫,但是因為學校因素而導致計畫無法施行,在文中也會一併說明,以了解在台灣與大學合作推廣時,可能的意外因素。

全文會分為三個部分進行:

第一個部分正如您現在所讀到的,是台灣大學教育的簡要背景介紹,以及文章的架構說明。

第二部分是每個案例的故事說明。這個部分會固定分成三個小節,第一小節將介紹學校的背景資料以及合作方式;第二小節將以質化研究的方式,與合作案的主要組織志工進行對話,聚焦他們推廣過程中的工作情況、最滿意的部分、面臨的難題,還有未來希望得到的支援;第三小節則會呈現該合作案的統計數據(中山醫的案例中將略去這一小節)。

第三部分將會綜合分析台灣的維基媒體運動與大學合作的情況,提出台灣分會的心得以及教訓。

案例故事[edit]

國立臺灣大學[edit]

背景簡介[edit]

台大主校區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被大多數的台灣人視為本地最好的大學,台灣大部分在高中表現最優秀的學生,會以進入台大為升學目標。同時它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台灣第一所大學,成立於1928年。

台大維基社在2006年就成立了,但後來因為無法招收到新社員,在創社的學生畢業後就停滯發展。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台大物理系學生,同時也是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奔走下,社團重新恢復運作。因為台大維基社是校方承認的社團,可以享有申請校內資源(例如以較低甚至免費的價格借用教室)舉辦維基推廣活動的權力,所以維基媒體計畫與台大的合作,是以台大維基社為主,台灣分會則是在社團提出需求時才提供協助。

台大維基社在2016學年度舉辦了不少的活動。他們每兩週安排一堂社課,內容多半是邀請資深的維基編輯發表主題演講或教學。除此之外他們也舉辦了兩個專案活動,每學期各一個:

  1. 東南亞編輯松:與台灣分會共同舉辦,做為亞洲月的推廣活動[3]
  2. 台大杜鵑花節:杜鵑花節是台大博覽會形式的年度節慶,全校的系所和社團會擺設攤位,向參與活動的中學生介紹自己的系所或社團,吸引他們以進入台大為目標[4]

台大校內有些教授早有課程結合維基百科的想法或嘗試,在聽說台大維基社重新開始運作後,請求他們提供課程的協助。在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維基社與兩門課程有合作關係,分別是:

  • 語言與心理,授課教師為邱振豪教授,課程設計對象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5]
  • 東亞陶瓷文化史,授課教師為施靜菲教授,課程設計對象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6]

此外胡哲明教授的「植物分類學」課程也在本學期聯絡該社並開設課程頁面,但是該課程中撰寫維基百科條目的作業已在第一學期就已完成,該頁面將在2017學年度使用。[7]

台大維基社復社的關鍵人物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因為將在2017年的夏天畢業,忙於準備未來的生涯規畫,所以在第二學期已經處於維基假期,也較少參與社團運作。歷史系學生User:Ulysses YangUser:烈羽接續成為核心組織者,他們在2017學年度開學後預計將繼續經營台大維基社,而首要的挑戰可能是召募到足夠的大一新生成為社員,使社團得以持續運作。

組織者心得[edit]

台大教育專案的組織者,是以台大維基社的幾名社團幹部為主。他們處理的工作,依照時間順序如下:

  1. 確定課程中會加入維基百科寫作的元素後,台大維基社會先在中文維基百科上建立課程用的頁面。
  2. 在學期開始時,一些課程的老師會邀請台大維基社派出成員,到課堂中先向學生說明這學期有「寫維基百科當報告」的設計。
  3. 大約在期中考試後,會有一課堂交給台大維基社的社員教學,介紹維基百科的格式,還有關於來源、中立性等等重要的方針。
  4. 期中到期末的這段時間,課堂學生會在沙盒中編輯。而台大維基社在這段期間負責巡查學生的編輯中有沒有侵犯著作權的內容,並回答學生在臉書粉絲頁上提出的問題。另外,因為學生經常在上傳圖片時發生錯誤,例如將合理使用的圖片傳到維基共享資源而非中文維基百科,因此台大維基社通常會要求有上傳圖片需求的學生,將圖片統一交由社方代為協助上傳。
  5. 期末作業繳交的時間截止後,有課堂老師會要求台大維基社參與評分。但社員並不願意直接給分數或等第,而是會把每個條目編輯過程中,令他們印象深刻的事件列出來,提供老師做為評分參考。
  6. 在老師評分後,台大維基社會做一些細節的校對、修正,特別是維基化。以確保條目從沙盒移入主名字空間後,是合乎維基規則的。

學期開始時,老師就會考慮是否安排維基百科寫作到課程中。台大同時有多門課程加入教育專案,課堂老師與維基社群產生合作機會的原因,也特別的多元。

其中,東北亞藝術史與語言心理學的老師,是本來就有意把維基百科列入教學中。因為他們認為,維基百科讓學生查詢資料很方便,如果學習的成果能夠放上維基百科,算是一種很好的回饋。而台大維基社有在臉書架設粉絲專頁,並且在中文維基百科申請置頂公告,宣傳社團的聯絡方式。這些課程的老師看到訊息,知道維基組織在台大校園內存在後,主動的前來聯絡並尋求協助。

東南亞史的老師,則是因為維基人的主動推廣,才嘗試將維基納入課程。起因是台灣分會在推廣2016年亞洲月的活動時,與台大維基社合作舉辦了以東南亞為主題的編輯松。當時的台大維基社社長是歷史系的學生,便介紹了以東南亞史為主要研究領域的老師與協會見面,討論是否能帶領學生參與該次編輯松。雖然後來因為學生意願不高,沒有集體參與活動,但是因為台灣分會的工作人員在會談過程中有介紹教育專案的案例,引起老師的興趣,並在2016學年度的第二學期中融入了課程中。

另外,台大物理系的服務學習課程雖然不是在本報告設定的時限中執行的,但這是「學生主動提出將維基編輯納入課程的需求,老師同意後施行」的案例,還是一併介紹。「服務學習課程」是台大一種特殊的課程,全校大一至大三學生必修,但是沒有學分,重點在鼓勵學生投入服務工作。課程內容依年級有所不同。大一都是校園環境的清潔工作,大二是以校內外非專業性服務,大三則是與學系性質有關之專業性服務或學生社團之校外服務。台大物理系有為大二、大三安排的課程,例如去博物館擔任志工,但是也鼓勵學生自主提案。在2016學年度的第一學期中,物理系上一名資深維基人就是根據這樣的規定,提出以編輯維基百科做為服務學習內容的計畫,獲得系方同意而成功開課。

在協助課程的過程中,組織者都必須投入一定的時間。課程剛開始時投入的時間是很少的,通常一個專案只需要3-4小時準備講課內容;如果運有暨有的資源,例如有一名志工是向協會職員借用推廣演講的簡報檔,可以1-2小時就完成。之後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每週只需花1小時回答學生在粉絲團中的問題,或是巡察作業用的沙盒。但是到了報告死線前,可能有連續72小時,必須隨時應付透過臉書傳來的訊息。曾經有參與課程的學生在自己的臉書塗鴉牆上發表心情,說維基社的同學陪他一起熬夜完成報告,讓他對這樣的「服務」很感動。不過顯然地,這種感動是組織者壓力最大的時刻。

課程結束後,平均一個條目需要1小時去處理圖片、整理格式並撰寫給老師參考用的評論。因為可以分散在零碎時間處理,所以比較不至於造成組織者的困擾。

產出成果[edit]

課程名稱 參與學生數(人) 新增帳號數 維基百科編輯頁面數 維基百科新增頁面數 其他維基媒體計畫新增頁面數
語言與心理 20 19 6 0 1
東亞陶瓷文化史 40 40 37* 37* 0
小計 60 59 43 37 1

※ 東亞陶瓷文化史在本報告完成時,尚未完成所有條目的檢核。加註星號的數字為新建立的課程沙盒頁面數量,其中可移入主名字空間的條目數量可能變少。

國立政治大學[edit]

背景簡介[edit]

政大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1927年創立於中國江蘇時,是中國國民黨所屬的黨校,以訓練政治人才為目的。1949年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敗,政大也失去了所有校地而暫停運作,直到1954年於台灣復校,逐漸轉型成一般大學。目前政大偏重文學、法學、商學及傳播學等人文學系為主,在這些領域多被台灣學生視為僅次於台大的選擇;而理工類學系數量較少,以這類科系為志向的高中畢業生,會更優先選擇其他在台灣知名的國立大學。

政大目前沒有活躍的維基志工或社群,維基媒體運動的發展是由老師主動聯繫台灣分會而展開,由分會祕書長負責接洽。目前政大與台灣分會之間有兩個合作案:

  1. 「世界民族誌」課程,由民族學系黃季平教授開設,修課對象為大學部學生。在每年的第二學期,都要求學生以編輯維基百科上的少數民族條目做為學期作業,2016學年度是第三年執行[8]
  2. 台灣原住民族族語維基百科孵育計畫。這是由台灣教育部補助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的研究計畫案,原本目標是建立一個以台灣原住民族族語編寫的知識庫,並邀請台灣原住民族族人共同書寫內容。因為與維基百科的運作方式相似,因此轉為以孵育維基百科的方式來達成目標[9]。本專案中,台灣分會與政大簽訂合約,分會收取工作經費以協助架設一個 Media-Wiki 引擎平臺,存放維基孵育場中通過專家審核的條目,相關工作預定在2017年11月結案。

組織者心得[edit]

政大世界民族誌的課程,在本報告期間已經是第三次合作。這門課程的合作是由教師黃季平教授主動提出。她透過網路關鍵字搜尋找到地方分會請求協助。協會職員參與課程後,負責的工作是:

  1. 學期開始前建置課程網頁。
  2. 學期開始後會以一小時左右課程,介紹維基百科的基本規範。
  3. 學期中協助回答或解決學生在維基平臺操作上遭遇的問題。
  4. 學期結束後,將合格的作業由課程沙盒移入主名字空間。

2016年第二學期協會人員也參與了評分工作,他不會直接給出一個數字,而是將每份作業分成4個等級:幾乎都合乎維基百科條目要求的作業稱為「優秀作品」;內容大致符合要求,但是有些小問題的稱為「通過」;內容大致符合要求,但是有翻譯機器或文獻標示不明的,稱為「修正後通過」;有侵權內容,文獻來源嚴重缺乏,或幾乎沒寫的,則是「不通過」。

負責此專案的職員,工作時間主要集中在學期末,評分需要大概3天的時間完成,協助將合格的作業由課程沙盒移入主名字空間則平均一條需要1小時左右,以確保大部分內容格式已經合乎維基百科的規定。

這個專案在政大校園內是有一部分影響力的,有兩件事情做為證明:

  1. 它引起了政大校內的「教學發展中心」的注意。教學發展中心這個單位的宗旨是在提升教師教學效果、培育教學人才,多元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引進也是他們的工作任務之一[10],所以他們對於引入維基編輯做為教學方法十分感興趣。這個單位擁有核定政大所有課程教學助理申請的職權,因此這門課程引發他們的興趣之後,黃老師比較容易申請到教學助理。從政大專案的第二年開始,就有一名會維基基本操作的教學助理負責平日協助學生解決簡單的技術問題,因此學期中需要協會人力投入協助的時間降低了許多。
  2. 它引起了一些學生的興趣。有學生在給予的反饋中指出,他並不是民族系的學生,不需要修這門課。他原本以為編輯維基百科只是很簡單的事情,大一住學校宿舍時,不知道為什麼同寢室的室友為了撰寫這門課而苦惱,所以才特別跨系來修這門課。親自嘗試過以後,這名學生才發現編輯維基百科原來真的需要查閱很多文獻資料,沒有想像中的簡單,但是寫出來之後很有成就感,也覺得真的有學習到東西。

本課程撰寫的條目內容長度普遍很長,而且結構一致、完整。相對於台灣其他教育專案未限定條目內容,本門課程由老師列舉「民族誌」應該有的架構,要求學生撰寫出的條目必須涵蓋所有內容。所以本門課程所有條目的第二級標題都相當一致,而且學生必須花費很長的時間,在學期開始後就必須不斷蒐集資料、與助教討論,才來得及在學期結束時完成。相較於台灣其他的教育專案,這個特色有助於我們觀察高強度的維基編輯,會對學生帶來什麼影響。根據學生交給教師的寫作心得,得到的反饋有:

  1. 許多學生反應文獻搜尋相當困難,許多民族在常用的權威資料庫上,只能找到殘缺的資訊。而中文文獻的相關資料也十分稀少。不少學生表示為了交出作業,他們學習到許多更進一步搜索文獻的技巧;然而也有學生認為資料搜尋太難的情況下,會失去寫作的信心,也擔心會影響評分的公平性。
  2. 也有幸運的學生,需要撰寫的民族有豐富的資料,甚至英文維基百科上的內容就很完整,只需要譯成中文再整理成老師建議的章節架構。但是這並不表示學生喜歡這種幸運,因為這會讓學生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翻譯,好像是學習英文而不是認識民族。
  3. 大多數的學生都會提到「困難」,但是也都會提到「成就感」。
  4. 過去認為維基百科內容不可靠的學生,在完成之後多半會改觀。

反饋中也可以觀察到維基百科的社群審核對學生來說則是非常有意義的體驗,但是不一定帶來愉快的感受。以2016年第二學期為例,多名學生寫作的沙盒頁面遭到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巡查,發現含有違反著作權條款的內容(大多是直接複製其他網站的文章)。由於違規段落被發現後很快被移除,負責撰寫的學生感到相當緊張,但也對維基百科的嚴謹留下深刻印象。

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發生在2015學年。有一名少數民族族裔的維基編輯,發現中文維基百科有人在撰寫他的民族,但是文章的標題是用英文拼寫,而非漢字。這位編輯認為這樣違反了維基百科條目命名規則,即某個語言維基百科的條目名稱,就要以那個語言為主。因此他使用Google翻譯來取得該民族的中文名稱後,在中文維基百科創建了新條目,將學生所撰寫的內容搬移過去。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這位編輯不懂漢語,沒有注意到該頁面其實是教育專案下的子頁面(父頁面除了「Wikipedia:」前綴詞外,都是以漢字),是由台灣分會工作人員開設,專供學生放置作業草稿的沙盒。該名編輯的行動,以及後續溝通上的誤會,導致學生認為該名編輯有意竊取她的作業內容做為自己的編輯成果。後來,在上課時學生向老師提到這件事,老師聯絡了分會的人員協助溝通,化解了誤會。這個故事結束後,協會工作人員及黃老師都認為,撰寫一個遙遠國度民族的條目時,能夠真正與該民族的族人接觸,對學生是額外的學習收穫;然而,學生比較在意的是,不了解情況的編輯也能隨意更動她的作業內容,讓她感到生氣且沮喪。

由於學生的反饋是以心得文的方式,而非問卷呈現,完整的分析需要日後借助具語意分析功能的軟體統計,才能得到更精確的內容。

黃季平老師則認為,引入維基百科的撰寫為學習作業,確實有讓學生學習蒐集資料的成效。接下來的課程她仍願意與維基合作,不過令她困擾的是經過三年合作出產了超過100條的民族條目後,在中文維基百科還沒建立條目的民族越來越少,而且都是資料極為貧乏的民族。必須要找其他合適的題目,不然會沒有辦法持續進行。

產出成果[edit]

課程名稱 參與學生數(人) 新增帳號數 維基百科編輯頁面數 維基百科新增頁面數 其他維基媒體計畫新增頁面數
世界民族誌 56 56 45 7 0
小計 56 56 45 7 0

※ 編輯頁面數僅計算成績及格,可以從課程沙盒移入條目的頁面。

慈濟大學[edit]

背景簡介[edit]

慈濟大學是由全球知名的台灣佛教慈善團體「慈濟」設立,位於教育資源較為缺乏的台灣東部地區。1994年創辦之初只是醫學院,後來陸續增加人文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及教育傳播學院,在2000年成為大學,創設最久的醫學院也是該校最著名的領域。

慈濟大學的教育專案是由熱心的編輯志工黃瑞霖發起,他是慈濟的學生,直接寫電子郵件到校務信箱,建議將維基百科的寫作列入教學;這封信得到了英美語文學系周中天教授的回響,他所指導的「翻譯實務」課程,原本就需要進行翻譯的實作,在閱讀了黃瑞霖的信之後,維基百科就成為修這門課的學生翻譯的標的。

組織者心得[edit]

慈濟大學教育專案是由志工主動推廣,使不認識維基人的老師願意主動參與。在台灣其他的教育專案中,很少有這樣的情況。那封推廣信件中,列舉了兩個理由來吸引老師合作。

第一個理由是「增進英文能力」。台灣的教育相當重視英文,因為教育官員、老師及家長普遍認為學習這個語言能使學生「國際化」,找工作時更有競爭力。台灣的國小到高中都有一定時數的英文課,而大學除了有必須的英文課之外,許多專業課程中,老師會指定以英文撰寫的書籍做為課本(學生將這樣的課本通稱為「原文書」),並且不鼓勵學生以中文譯本替代;甚至有些課程,即使華語是教授的母語,他仍會選擇以全英文授課。因此,這個理由對許多台灣的教授的確是很大的誘因。當然,被這種理由吸引的教授,就會傾向讓學生將英文維基百科條目翻譯成中文,而不是自行撰寫條目內容。

第二個理由是「維基百科的容錯率高」。這句話的意思是,維基百科上有許多的志工可以協助改善作業中的錯誤,同時還可以很便利地修改及回復歷史版本,所以學生可以大敢地嘗試,即使寫出錯誤的句子也不用擔心。

組織者在這個課程中的工作,主要是教導學生維基百科操作的技巧。在剛開學時,會有一堂課請組織者去授課。第一年獲得這個機會時,黃瑞霖在課堂上做維基百科的簡介,事後獲得許多學生反饋說,因為大部分的學生沒有接觸過維基的編輯,所以很難理解課程中提到的諸多情境。因此黃在今年的課程做了調整,將主題放在「如何判斷條目內容品質」,介紹維基百科對內容的審查制度。這個問題跟學生上課時,如何選擇好的翻譯目標有關,所以得到的反應比較熱烈。

課程進行的方式是2個人一組,以四週的時間完成一個條目,一學期中每組會完成三個條目的翻譯。每週上課時,周中天教授會針對學生的翻譯成果進行校對。學生們翻譯的過程中,並不是直接在主名字空間輸入翻譯成果,而是使用草稿頁進行。同時,學生編輯的內容只有文字上的翻譯,譯稿完成之後,由組織者完成維基化,再搬移或合併至正式條目。這意味著如果他畢業或因其他因素離開慈大,必須有其他的維基編者願意接手組織工作,這門課程的產出成果才能夠順利成為維基百科內容的一部分。然而,黃瑞霖認為在花蓮成立一個推廣社群並不容易,他曾經嘗試舉行定期的聚會,但是因為維基編者太少,聚會時會找不到適當的話題。如果由他來安排教學,因為每次都有新的成員加入,教學內容沒有辦法以之前上過的課程為基礎而更加深入;如果單純分享維基社群內發生的事情,其他參與者曾表示他們對這類資訊沒有興趣。

儘管如此,為了避免離開後教育專案的發展就停滯,組織者還是努力邀請校內的老師來學習基礎的維基編輯技能。在今年4月時他舉辦了一場編輯工作坊,就有外文系、英美系、生物系的老師們參與,如果有更多老師可以直接了解維基編輯的方式,就不會因為志工離校而使教育專案停擺。

產出成果[edit]

  • 由於推廣志工黃瑞霖在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忙於國家證照考試,未協助整理課程成果事宜,無法統計成績。下表採用2015學年度的成績,以做為課程規模的參考。
課程名稱 參與學生數(人) 新增帳號數 維基百科編輯頁面數 維基百科新增頁面數 其他維基媒體計畫新增頁面數
翻譯實務 6 0 6 4 3
小計 6 0 6 4 3

中山醫學大學[edit]

背景簡介[edit]

中山醫學大學創立於1960年代,位於台灣中部最重要的都市台中市,是由台中出身的牙醫師周汝川創辦。最初只是牙科的專科學校,後來陸續擴充,至1977年昇格為中山醫學院,2001年改制為中山醫學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與維基媒體運動產生關聯,源自於醫學維基翻譯計畫。當時就讀於中山醫的學生林立云積極參與這個計畫,並且在日後主動加入台灣分會、爭取擔任理事,成為目前台灣分會最年輕的理事會成員。她在2016學年度成立了全新的維基翻譯社團,但是因為外在的因素,使這個社團最終沒有在今年成功運作。儘管是失敗的案例,但是其中的原因值得做為教育專案推廣時,需要留意的風險。

組織者心得[edit]

中山醫學大學的維基翻譯社團在2016學年度時成立,曾經在2016年亞洲月活動時,與台灣分會合作,在校內舉辦了亞洲醫學編輯松活動,但是如今已沒有持續運作。

社團無法持續運作的原因,與中山醫獨特的社團機制有關係。以下我必須花費一些篇幅來說明這個機制。

中山醫學大學的修業規定中,要求學生必須參與社團活動、志工服務、校方舉辦的活動、各類賽事或營隊到達100小時,培養數種「基本能力」(基本能力的種類由學校以法規訂定,會因年度不同有所調整)。社團是取得時數的重要來源(最高可以抵換60小時),因為除了社員參與例行的課程可以獲得時數,非社員的學生也能透過舉辦的活動得到時數。為了這種規定,中山醫學大學社團活動是需要事前提出計畫,向學校申請的。未經審核通過的活動除了不能使用學校資源,因為沒有畢業門檻所需的時數可以換取,學生籌辦及參與的意願都會降低。審核社團活動能取得多少時數的工作,是由一個委員會負責。這個委員會的成員除了校方的代表,也有社團的代表。學校會將所有的合法社團依性質分為若干聯盟,例如各類球隊、游泳社、武術社屬於「體育性社團聯盟」,由每個聯盟的社長投票選出一位聯盟長作為代表參與委員會。

這種制度和大部分台灣的大學不同。一般來說,大學是將學生社團視為課業以外的活動,所以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在行政單位「學生事務處」中設立「課外活動組」或類似名稱的組別,做為學生社團的管理單位,但多半不會管理學生社團如何安排社團的年度行事曆,也不會干預學生參與社團的情形。這個單位對社團的管理,多半是提出一定的程序要求社團登記,並分配校內資源給有登記的社團使用,包括讓社團可以免費或較低廉的價格借用教室、在校園內的公告欄張貼宣傳品,或是在學校的活動中設攤位招募社員。

中山醫學大學的制度使得社團能否吸引學生投入,取決於委員會核準社團取得多少時數可以發給學生,而不是活動內容是否吸引學生。因為即使社團可以用地下的形式存在,以自己的資源辦活動,學生可能也會在有限的課餘時間中,優先考慮參與可以拿到時數的社團活動。

中山醫學大學的維基翻譯社在進行成立的手續時,志工林立云因為過去曾擔任運動性社團的幹部,對於作業流程相當熟悉,因此順利完成。不過她在2016年到花蓮的醫院實習,難以在台中協助社團事務。維基翻譯社針對2017學年度提交的計畫,在審核委員會中沒有獲得通過,因此沒有學校發給的活動經費,也沒有配到任何時數。未獲通過的原因不明,從側面管道了解,甚至有可能是源自委員會行政上的疏失。原本有2至3位在2017學年度將升上大二的女性學生願意接手社團事務,其中一人還是長期的維基編輯,對推廣有一定的熱忱,但是在社團受到不明原因的刁難後失去興趣。即使台灣分會在得知消息後,曾經主動表示可以協助補助經費,讓社團得以運作;但是沒有活動時數的問題,地方分會沒有能力解決。這需要新任社長與學校做大量的溝通才可能改變,而顯然地,這會讓接任者失去熱情。

校內的老師在這個社團發展的難題上沒有給予太多幫助,因為台灣的大學如果有設定社團指導老師,大多不參與社團運作,只是依規定掛名;中山醫維基社團的指導老師在醫院也擔任主管職務,工作跟教學過於繁忙,更沒有時間提供協助。另外,中山醫大的老師普遍對於學生參與維基編輯的意願不高,他們多認為維基百科並非可靠的知識來源,不鼓勵學生參與。然而在社團創立時期組織者也有透露,校方對於可為校爭取國際榮譽的社團會特別重視,如果相讓校方積極收重這個社團,維基媒體運動也許需要提供重要獎項,或者讓國際知名媒體刊載有關於該校的正向報導。

綜合分析[edit]

綜合以上四間學校的故事,我們可以描繪出台灣在大學中推廣維基媒體運動的整體圖像。

合作要如何開始[edit]

學校與維基社群的合作,可以來自教授的主動提出(台大、政大),也可以來自於學生的推薦(台大物理系、慈濟)。

台灣的教授對於維基寫作的態度不一,台大校內對這個教學方式有相當多潛在的喜好者,有些老師甚至在台灣維基社群發展之前,就主動在課堂中加入這樣的嘗試。然而也有像中山醫的老師,普遍傾向不鼓勵。目前台灣尚未針對教授做過較具規模的調查,暫時無法了解有意願將維基融入課程的教授可能有多少比例。可以確定的是,在校內成立學生社團,會有助於帶來更多的合作。近2-3年來,雖然有一些大學教師會像政大的案例,透過網路資訊向地方分會提出合作的要求,但是全台灣這樣的案例合計,數量遠不及台大維基社這一年多來收到的合作需求。

由學生主動提案,只有慈濟的單一案例是向不特定的對象提案並獲得回應。其他案例中,學生都是向自己選修課程的教師提案。

綜合來說,在台灣,成立學校社團會比找到單一的熱情學生更有助於教育專案在大學內的推廣。不過中山醫的案例中也提醒我們,即使大學學生社團普遍被認為是由學生自治,但學校的制度還是很有可能影響組織的成敗。如果地方分會將「號召學生成立校內維基社團」列為推廣策略,在風險評估時需要列入考量。

維基志工大多在做什麼[edit]

所有教育合作專案之中,維基志工都要負擔三個任務:

  1. 建立課程頁面。這個頁面一般說來具有提供說明文件連結,以及展示寫作條目清單的功能。
  2. 維基百科教學。通常老師會提供1-2小時的課程,讓維基志工向學生說明維基百科寫作的規則,而在其他大多數的時數,都是專業內容的教學,不會談到維基百科。極少數課程中,志工可以負責所有課程的安排與設計,多半是非典型的課程例如服務學習課才會有這樣的情況。
  3. 整理寫作成果。幾乎所有的課程都不會將維基格式列入成績考評的重點,所以即使是學校成績合格的作業,仍需要維基志工編輯後才能成為合乎維基百科方針指引的條目。在一些案例中,甚至所有維基化的工作都是由志工處理,學生只需要完成文章內容。

其他可能的任務有:參與課程設計、挑選指定寫作條目、參與成績評量、協助解答學生編輯上的問題。

維基志工的工作量,普遍來說並不算重,但是因為工作出現的時間相當不均,可能造成志工的壓力。絕大部分的工作會集中在兩個高峰期:開學時準備演講內容、建立課程頁面;學期結束前後解答學生問題以整理條目。由於工作牽涉到學校的行事曆,還有台灣學生的學習習慣,幾乎不可能將工作量不均的問題平緩化。然而,維基志工若同時是學生,在學期末的工作高峰期自己也要準備考試或撰寫報告,教育專案有可能造成他們額外的負擔。

目前我們可以想到讓工作量減輕的方式有兩個,一個是說服不同課程的老師將作業收件截止時間錯開,將工作負荷的曲線平滑化;另一個方式是要求每個課程指定一名助教,推廣志工在學期中間替所有助教開設訓練課程,使他們具有維基百科操作與寫作格式的相關知識。這樣到了學期末,教學和整理寫作成果的任務就能交由助教執行。

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錯[edit]

  1. 課程頁面的設計發揮了一定的功用。我們為每一個課程開設的頁面中發揮了至少三個功用:一是學生很容易找到幫助頁面,二是老師、學生、維基社群都很容易看到學生的寫作進度,三是寫作的成果都能保存下來(在撰寫這篇報告時,最後這一點特別有幫助)。
  2. 大部分及格的作業在移入主名字空間,成為維基百科的正式條目後,都沒有引起維基社群提刪的動作,一些專案的成果甚至可以當選新條目推薦。中文維基百科社群過去常發現為了交作業而編輯的條目有侵權、內容不適當的情況,但現在台灣的教育專案組織者協助下,條目品質大有改善。
  3. 授課老師幾乎都給與專案良好的評價,有些老師在首次合作結束後,願意繼續保持合作關係;也有老師在合作案結束之後,帶著學生參與地方分會的網路直播節目,對課程的效益給予正面評價。

有哪些地方可以再努力[edit]

  1. 我們需要建立人力的支援機制,每個專案在比較繁忙的期間都會造成志工過勞,或者工作進度緩慢。在一些專案裡,甚至會因為組織者生活忙碌而中斷後續追蹤工作。
  2. 根據前一項,我們需要將教育專案執行的方式整理出SOP,並且出版成文獻,方便新的志工訓練所用。
  3. 目前我們沒有跟參與課程的學生建立長久的聯繫,也沒有方法鼓勵他們在課程結束後持續編輯維基百科。維基百科因為台灣的教育專案增加了一些高品質的內容,但是可以沒有增加太多優秀的編輯。
  4. 地方分會的角色還不夠明顯。儘管地方分會的工作人員也有在協助教育專案進行,但是工作內容比較像是一般志工在做的。前面提到的幾個檢討項目其實都是組織的工作,過去未曾有這麼多的課程給我們做為觀察,而這次做了整體的檢討之後,台灣分會可以扮演更好的角色。

其他[edit]

  • 我們發現到幾乎所有的專案中,學生都是新用戶,代表台灣的大學生擁有維基帳號的比率極少,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誌謝[edit]

  • 本篇報告部分內容來自訪談紀錄,感謝以下受訪者:(台大部分)烈羽、和平奮鬥救地球;(政大部分)黃季平教授;(慈濟部分)黃瑞霖志工;(中山醫部分)林立云理事。
  • 感謝所有參與維基百科教育專案的學校老師、助教、學生以及維基志工們對維基的付出。

註解[edit]